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七章两派之争 (第2/3页)
了一仗。便被宗望给打得跑了个没影,宗泽率岳飞等人在邢州抵抗宗望大军,虽然依靠着岳飞,也打了几场胜仗,但是整体上来说,还是有点孤掌难鸣的感觉。 而种师道因解太原之围有功,故被赵栩授命为河东路制置使,总领河东路军民抗击完颜宗翰的西路军,而张孝纯和王禀都因太原一战功不可没,分别被晋升为河东路宣抚使和太原马步军总管。受种师道节制,而刘光世因为作战不利,率兵逃窜,被夺了兵权,所属兵马尽遍种师道辖制。 河东路一带因为种师道上任之后,立即整备河东路诸路兵马,进行了统一的调配之后,形势开始有所好转,种师道亲帅大军出太原府反攻忻州,和宗翰军在忻州展开了一场激战。但毕竟宋军战力不如宗翰所率地金军,而金军中又出了一员猛将叫完颜活女。加上还有银术可这样地猛将,种师道大军不敌金军,连败数阵之后,退回了太原府,再次在太原府和宗翰的西路军形成了对峙。 虽然河东路局势依然不算间宗翰军长驱直入,以至于威胁到大宋腹地了。所以几路大军中还数河东路抗金形势要好一些,失地相对河北两路和京东东路来说最少。这也和河东路的地形有一定的关系,毕竟这里山地较多。不太适合完颜宗翰的金军实施像宗望中路军和金兀术东路军那样的大纵深大迂回的战术,加上河东路军民抗金热情也远比河北一带的军民高出不少,所以才获得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形势。 而金兀术所率的金国东路军发展却十分迅速,金兀术在打到了济南府地时候,因为撞上了以张叔夜、韩世忠、关胜为首的宋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之后,使他的东路军无法继续南下,于是金兀术很快便调整了战略,放弃了济南府,回师青州,将驻扎在青州的张清军击败,然后挥军东进,很快便取下了莱州、登州、密州三地,将大半个京东东路给控制在了金人的手中,并且在拿下了密州之后,对济南府形成了一个合围的态势,而张清丢了青州之后,只得败往了大名府,在大名府一带,重新召集兵马,于济南府遥相呼应,抗击金兀术的东路军,整体形势十分不好。 包让赵栩烦心的是,叛将孔彦舟在淮南路和赵栩派去的兵马连番激战,居然将宋军打败,隐隐中有在淮南路坐大地南大户钟相在洞庭湖一带的作乱也大有星火燎原之势,附近州县派出地兵马被钟相的乱军连连击败,至此已经形成了多达十几万的规模,他们牢牢控制了洞庭湖,在洞庭湖一带大肆造船,和宋军进行对抗,现在可以说是大宋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有金军入侵,内有数股巨匪作乱,让赵栩头疼不已。 可是这日赵栩忽闻陈东从辽东返回了东京汴梁,于是立即将陈东招入到了宫中,一问之下,才知道徐毅居然没有接他的圣旨,拒不接受他授予的那个辽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地官衔,这一下赵栩可就不高兴 不过陈东将徐毅的话给赵栩说了一番之后,赵栩还是没有再多说什么,于是详细问了一番徐毅那边地情况,当听说伏波军兵精马壮,在辽东经营的相当不错之后,心情才转好了一些,而且经过陈东地解说之后,他对伏波军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了一些,知道复州大捷并非是空xue来风,也不是什么夸大其词之后,对徐毅地能力心中感到颇为赞许,后来还听陈东说徐毅亲率伏波军主力,差一点就攻下了金国的东京辽阳府之后,总算是觉得心头出了一口恶气,金人差点攻下了他们大宋的东京汴梁,这下徐毅率军替他们大宋也出了一口气,差点打下了金人的东京辽阳府,虽说这么比有点不太合赵栩觉得解气许多! 心中暗道宋人并非是无人呀!你看看,我们不是也出了个伏波军吗?一支义勇军便打得你们大金国落花流水,也够你们大金国丢人现眼了吧! 但是对于徐毅不肯接受自己的任命一事,赵栩还是感到有些耿耿于怀,自己一直将徐毅当成最知心的一个朋友,也是最信任的一个朋友。在他看来。现在自己已经登基成为了大宋的皇帝,作为一个朋友来说,徐毅应该不去计较什么品级的高低,而自己之所以给他一个马步军都指挥使,也不过是一个台阶,即不会令朝中大臣们感到出格,又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徐毅纳入到大臣行列之中,至于以后地晋升,有他这个皇帝在,不管徐毅想要什么官。那都不在话下,找个由头给他升官便是了,何况马步军都指挥使这个官也不算小了,大宋武将晋升十分困难,七八品的军官一抓一大把,但是真正能过六品以上的官就少之又少了,何况一个义军头领直接授予五品军职,以前很少有这样的先例,所以赵栩才会这么决定。 可是他万没有想到,徐毅居然婉拒了自己给他的封官。还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架势,将自己置身事外。 这可就让赵栩有些想不通了。照他看来,徐毅当初一再拒绝出仕,最重要的原因不己老爹的作风问题,搞得天下天怒人怨,他徐毅不肯和大宋的那些jianian臣们同流合污。才不愿出仕的,可是现在大宋可已经是他在执掌了。怎么徐毅还是不肯出仕呢?他现在正是需要用人地时候,如果徐毅能在辽东成功打击了金军的话。那么即便以后自己给他个宰相当当也未尝不可,徐毅这么做实在是令他不解加不爽! 陈东将这次他辽东之行的情况详细给赵栩说了一遍。然后将徐毅给赵栩的信交给了赵栩,并将他整理出来的一些和徐毅交谈时听来的有关治国方面的一些见解也呈交给了赵栩,并一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