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千三百二十八章商定 (第2/2页)
地发现,省科委已经隐隐被一个圈子包围起来了,这个势头,是比较隐秘的,他以前没有注意到,但是小陈一点,他就明白了——怪不得各个厅局,对科委都是呲牙咧嘴的,那不仅仅是不满意科委的工作,人家是想夺权! 穆桦已经五十四岁了,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惊才绝艳的人,只是不比别人笨而已,他对吸取别人的经验,一点都不排斥。 所以他现在直接承认:我若是搞不好,科委就是坏在我手上了。 “各省的科委,面临的局面都差不多,天南也是这样,”陈太忠出声安慰。 其实天南的情况,要稍微好一些,前科委主任董祥麟是被陈某人强力驱逐的,关正实上位,跟他不无关系,分管副省长陈洁跟关正实的关系,也还可以。 关键是,陈省长虽然不是常委,但是背景深而且极为护短,她要是护起短来,常委也得让路——想当初陈太忠要搞董祥麟,有黄家和蒙书记的两重背景,她都要先协调。 因为有这么个副省长,下面又有凤凰科委撑着,所以天南省科委抗压能力要强很多,但饶是如此,那边也是相当混乱的。 “罗凯旋的女儿,现在是北崇的副区长吧?”难得地,穆桦也会瞬移。 “是,”陈太忠点点头,并不多说什么。 “小罗挺出色的,那是个干才,”穆主任点评一句,然后又说“我跟政策法规司的陶司长关系不错。” “哦,”陈太忠又点点头,这句话的信息量有点大,老穆跟老陶关系不错,而罗雅平跟法规司办公室的张煜峰关系不错,嗯,明白了。 “陶司长跟我说了,省里有些同志对科委的效率不是很满意,”穆桦自顾自地发话,也不管郭主任在旁边“我以为就是随便歪嘴,当时没在意,现在想起来…不简单啊。” 陈太忠听明白了,于是点点头“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小人…有这份精力,用在本职工作上,该有多好。” “所以我是有诚意的,”穆桦简单直接地回答。 “啧,”陈太忠咂巴一下嘴巴,他实在有点不明白,一向步履维艰的北崇,怎么眨眼间就成了香饽饽,农业厅的人放下架子,要卢天祥的人技术指导,而穆桦更是让他为省科委的发展出谋划策——须知现在恒北的书记,可是杜毅,那是我的冤家啊。 不过老穆态度端正,又许以重利,他觉得只出个点子,就能为北崇赚钱,实在很划得来,虽然通过安国超,也能达到类似目的,但是陈某人最不愿意欠的,就是人情债——那玩意儿太难还了。 于是他终于点点头“我这个人说话,有时候比较直,只要穆主任能容忍,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孔之见。” “那就这么说定了,”穆桦笑着点点头,顿了一顿之后,他又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发话“不过,在合适的时候,有些压力…希望你能帮着顶一下。” “这可是要额外收费的,”陈太忠干笑一声,也是半真半假的语气。 “总不会让你白忙,”穆桦信心满满地回答… 八月下旬,苎麻开始收获了,而此刻市场上苎麻的收购价,依旧在九块二,北崇区政府也早早地做出了公示,电视、公示亭都有:区里的收购价,就是每公斤六块五。 既然是公示,老百姓就能发表不同意见和建议,一时间有太多的人反应——咱区里的收购价低了,低得太多了。 罗雅平有点受不住了,就找到了陈太忠,民间的呼声,咱们要重视一下啊。 这个价钱不能改,陈书记很明确地表示,要改都要撑过今年,其实我都不想听这些建议,只不过公示了,就必须听取群众意见。 为什么不能改呢?罗雅平在这一点上,很好地继承了徐瑞麟爱叫真的习性,市场行情九块出头,咱六块多,能收到什么?要尊重市场规律啊。 “你觉得九块多一公斤的苎麻,这个价格正常吗?”陈太忠皱着眉头发问。 “麻农多挣一点,总不是坏事吧?”罗区长比较愿意为农民们考虑。 “苎麻市场价五块一公斤的时候,谁帮他们撑起这个底线呢?”陈太忠不以为然地摇摇头“政府要考虑的事情多了,新麻都下来了,这个价格,明显是不正常的。” “我不行政干预外地人收麻,已经是很为麻农着想了,咱政府要做的,就是保证麻农的合理利润,咱的麻储备,能撑到明年新麻下来,你担心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