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9章转机2 (第3/4页)
推测淮西军地战斗力。” 他微微顿了顿。沉静的说道:“这两份报告。都是一式三份。一份送给我。一份送到节度使衙门。一份送给大人。” 狄火扬和乌杰对望一眼。齐声说道:“遵命!” 杨鹭飒点点头。又看着两人说道:“有件事情必须和你们说清楚。大人和我是单线联系。我和你们也是单线联系。要是哪天出事了。你们和我说不定都会被愤怒地民众撸掉。说不定还会引起民众的误会。万劫不得翻身。你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是觉得压力太大。可以退出。但是必须保守秘密。” 乌杰不假思索的说道:“只要是大人的意思。属下坚决执行!” 狄火扬不以为然的说道:“我就不信了。难道真的会将我吃了不成?” 杨鹭飒冷冷的看着他。严肃的说道:“你会被几十万人的唾沫淹死!以后一辈子都不得翻身!” 狄火扬凛然说道:“我知道。我干了!” 杨鹭飒再次看着他们。眼神眯成一条线。缓缓的说道:“你们决定了?” 两人同时回答:“决定了!” 杨鹭飒点点头。如斯重负的松了一口气。神态轻松的说道:“你们帮我解决了天大的难题。我要谢谢你们。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人。我保证据实回答。我知道你们有很多疑问。只是以前从来没有说出口而已。” 狄火扬鼓起勇气。直言不讳的问道:“大人。其实你的真实想法如何?” 杨鹭飒俊秀的脸庞慢慢的扭曲起来。眼睛歹毒的好像是金环蛇的光芒。洁白的牙齿轻轻的咬到了一起。他看着东方的黑暗。一字一顿的说道:“我想现在就灭了秦无伤。他是冲着我来的。我要将他一刀一刀的割碎了。至少要割上九千九百九十九刀。却又让他三个月不死。才能消解我的心头之恨。” 狄火扬抿着嘴唇。心有余悸的说道:“明白了。” 杨鹭飒的脸色渐渐的恢复正常。苦笑着说道:“不瞒你们说。接到大人地信。我真想跟大人干一架。我的四个老婆啊。都是兰溪最漂亮的姑娘们。我答应和她们成亲的。她们都等着我回去接她们过门的。结果婚礼还没有举行。她们就香消玉殒了。你知道我刚才在观音庙里面说什么?我说。我一定要再找一些更漂亮地姑娘。陪伴在我的身边。这样我才能忘记她们。我不愿意生活在痛苦之中。只有美丽的姑娘。才能帮我忘却痛苦。” 狄火扬悄悄的伸伸舌头。 这种遗忘痛苦地方式。也太特别了。也只有你小杨帅才能做到啊! 乌杰忽然说道:“刘虎大人知道吗?” 杨鹭飒点头说道:“大人的信就是由他悄悄转给我的。这样别人就不会怀疑了。” 狄火扬用力的握了握拳头。沉声说道:“大人既然下了决心。我们就执行吧!” 杨鹭飒向两人庄严的行了个军礼。肃穆说道:“大人感激你们。我也感激你们。” 两人急忙立正。回敬军礼。同时凛然回答:“誓死跟随大人!” 光启三年十月中旬。鹰扬军特派使者窦浣来到泌阳。他不是自己来地。还有安州、黄州…州以及其他各州的民众代表接近两百人。这些民众代表大部分都是当地比较有名望地士绅或者官员。在民智还没有完全开化的时代。这些人就代表着民间主要的声音。他们主要还是来自这次受创最严重的安州…州、黄州。他们到来唐州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看到鹰扬军对淮西军发动攻击。为死难的民众报仇雪恨。 在这之前。被鹰扬军抓到地淮西军士兵。已经分散给各州凌迟处死。愤怒的民众根本等不到凌迟。就将他们生吞活剥了。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群情之激奋。让刘鼎都有点不寒而栗。民众的愤怒就好像是巨大的烘炉。充满了毁天灭地的能量。一旦爆发出来。哪怕是铜墙铁壁都挡不住。如何将民间的这股愤怒力量引导出来。倾泻到对鹰扬军最有利的地方。是刘鼎当前最为头痛的问题。 淮西军固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幸存民众的情绪。也稍稍得到了发泄。但是。由于没有抓到秦无伤。民众地仇恨还是非常大。有关进攻淮西军地呼声非常高。愤怒的民众叫嚷着要活剐了秦宗权。秦宗权是一切罪恶地源泉。只有彻底的消灭秦宗权。才能彻底的消灭淮西军的威胁。建议书、请愿书、决心书、血书雪片似的向刘鼎飞来。一天就能装满一个箩筐。参军的人数也番了两番。鹰扬军所有的部队。都已经满编了。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 消灭淮西军。活剐秦宗权! 要进攻淮西军。唐州是必经之道。这里距离蔡州的距离最近。鹰扬军从唐州出兵。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和淮西军进入战斗状态。要彻底的消灭秦宗权。唐州也是最有利的位置。这里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刚好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物资。愤怒的民众于是在这里找到了宣泄口。他们叫嚷着要从泌阳出兵。将淮西军一举打垮。在民众的眼里。鹰扬军距离淮西军这么近。只要踏上一脚。就可以将淮西军彻底的抹掉了。 新任唐州刺史刘崇鲁、邓州刺史刘崇龟对此最为坚决。窦浣等人也非常的积极。在安抚民众情绪的同时。也有意无意的承诺。鹰扬军将会在近期内发动对淮西军的进攻。但是他们毕竟是内政官员。不得直接参与军事。所以。这件事情最终还得鹰扬军正规军来执行。而唐州附近的军队都掌握在杨鹭飒的手上。这样杨鹭飒就是最为关键的人物。他是否赞成从泌阳出兵。是至关重要的。 窦浣亲自来到泌阳。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